

官方咨询热线: 400-9988-666
News
400-9988-666
2025-10-31 10:35:02 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:6 字体: [ 大 中 小]
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小区里,有一套住宅房,这里曾是林家老两口经营大半生的家。然而,随着岁月流逝与老人的相继离世,这处承载家庭记忆的房产,悄然成为了亲情与利益交织的漩涡,最终各方对簿公堂。
林家老两口膝下共有四个儿子。不幸的是,二儿子早在2012年因病离世,留下妻子王丽与年幼的小林相依为命。1999年,感念小儿子林伟的悉心照料,且家中老宅多年的购建、维修费用均由林伟承担,林父便立下一份自书遗嘱,指明“房屋继承人为林伟”。2013年,林母也通过代书遗嘱确认,将其名下房产份额全部交由林伟继承。

2022年,林家老两口相继离世。料理完父母的后事,林伟便着手准备依照遗嘱继承房产。然而,这份遗嘱的执行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顺利。二嫂王丽和侄子首先提出异议,声称从未见过遗嘱,对其内容一概不知。大哥与三哥则态度暧昧,均表示对房屋出资情况不甚了解,不愿明确表态。亲情的面纱之下,是各自利益的考量与沉默的对抗,家庭内部协商陷入了僵局。
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林伟求助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。经律所委派,律师焦培艳代理本案。
接手案件后,林伟告诉冠领律师,父母去世后,他因老宅年久失修,已出资将原有破旧的房屋推倒并进行了翻建。
通过对案件的全面梳理,律师分析认为,尽管林伟手握遗嘱,但其余家庭成员对遗嘱内容表示“不清楚”,这意味着法院一定会严格审查遗嘱的形式与内容。此外,林伟对房屋实施推倒重建的行为,直接改变了继承标的物的物理形态,可能增加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。因此,本案破局的核心就在于认定两份遗嘱的效力,以及林伟后续重建房屋的行为是否影响继承权的行使。
基于专业判断,律师指导林伟系统收集了两份遗嘱原件、林父名下的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、林伟出资翻建的支出凭证、林母生前作出的《情况说明》这份文件证实了房屋年久失修、属于危房,为林伟后续的翻建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背景。随后,律师代理林伟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之诉。

法庭上,冠领律师首先针对遗嘱的效力展开论证:林父的自书遗嘱由其亲笔书写、签名并注明日期,形式合法;林母的代书遗嘱亦符合“两个以上见证人、一人代书、注明年月日并由相关人员签名”的法定要求。这两份遗嘱内容清晰,均表达了将案涉房屋份额由林伟继承的真实意思表示,依法应认定为有效。
另一方面,关于房屋已被林伟推倒重建这一事实,律师表示,林伟的行为是基于继承预期和对危房进行改善的自住需要,具有合理性。虽然新建房屋物理形态发生变化,但这并不改变林伟基于有效遗嘱对原房屋所享有继承权益的本质。
经法院传唤,其余家庭成员以视频、电话等方式表示因各种原因无法到庭,态度含糊。2025年9月,法院经审理,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,鉴于上述自建房屋已非经批示所建房屋原貌,因此判决案涉房屋归林伟居住使用。这一结果让林伟感到非常满意,帮助他避免了长期的诉讼纠纷和矛盾的升级,为整个家庭带来了和谐与安宁。(文中人物除办案律师外均为化名)
撰稿人:陈雨欣
审核主编:段光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