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咨询热线: 400-9988-666
News
400-9988-666
2025-03-03 11:27:09 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:69 字体: [ 大 中 小]
2020年的春天,笼罩了一个冬天的寒气渐渐散去,阳光洒满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。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散步,偶然间看到了一张养生安养项目的宣传单。他想着自己年纪大了,也该好好保养身体,便报了名。
在项目活动中,李大爷结识了项目负责人王明(化名)。王明看起来年轻有为,说话诚恳,对李大爷格外照顾。他不仅耐心解答李大爷的疑问,还常常陪他聊天,嘘寒问暖。渐渐地,李大爷对王明产生了信任,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晚辈。
某天,王明一脸愁容地找到李大爷,说自己的公司想要扩大经营,但是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,问李大爷能不能帮个忙借点钱。李大爷一开始有些犹豫,毕竟14.8万元不是小数目。但看着王明信誓旦旦的样子,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相处,他觉得王明是个靠谱的人,便动了恻隐之心。
同年5月,李大爷和王明签订了《借款合同》。合同约定,王明为扩大公司经营向李大爷借款14.8万元,借款期限为三年,王明从借款之日起每月还款1333元,最后在2023年5月之前将余款一次性还清。合同还特别注明,如果未按时还款,将按日息计算;如果还款日期超过一定天数,还需支付当期还款金额的违约金。
签完合同后,李大爷第二天就通过银行卡转账的方式,将14.8万元转给了王明。起初,王明每个月都能按时还款,李大爷看着账户里准时到账的钱,心里也踏实了许多。他甚至跟老朋友们提起这事,夸赞王明是个有诚信的年轻人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渐渐地,还款变得不那么准时了。有时延迟几天,有时甚至拖到月底。李大爷打电话询问,王明总是以“公司资金紧张”“下个月一定补上”等理由搪塞。到后来,还款干脆没了动静。
李大爷多次联系王明,电话要么打不通,要么被敷衍。他开始意识到,自己可能被骗了。无奈之下,李大爷来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。律所委派律师袁雨露代理此案。
冠领律师接案后,先安抚了情绪激动的李大爷。在详细了解了事情经过,查看了李大爷提供的借款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资料后,发现合同条款清晰,证据相对充足,这是有利的一面。但难点在于王明故意失联,送达法律文书和后续执行可能困难重重。为此,律师决定先代理李大爷向法院提起诉讼。在准备诉讼材料的过程中,律师发现王明在2021年4月与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过《北京市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出资人(法定代表人)承诺书》,承诺其登记住所为法律文书送达地址。
法院受理案件后,按照该地址邮寄了起诉材料和开庭传票,然而王明并未签收。案件陷入僵局,李大爷心急如焚,觉得钱要不回来了。律师在暖心安慰李大爷的同时,通过合法途径查询王明名下资产,发现他有一辆车和一家注册公司。接着,律师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,冻结王明车辆产权,防止其转移资产。同时,律师从王明公司注册信息入手,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调查王明的其他联系方式和实际居住地址,另一方面申请法院进行公告送达。
经过一番努力,律师终于找到了王明一个常用的手机号码,尝试联系他。电话接通后,王明一开始还想继续推托,律师严肃告知他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以及他应承担的还款责任。在法律的威慑下,王明态度有所松动。
开庭时,王明自知理亏,承认了自己资金周转困难,确实无力按时还款,但表示并非有意拖欠。袁律师当庭出示详细的转账记录、完整的借款合同,以及王明公司近期的经营流水,指出王明有还款能力却恶意拖欠。律师据理力争,从法律条文到实际案例,阐述王明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。
法院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庭审情况,判决王明需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李大爷剩余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、违约金,共计14.6万元。
几天后,李大爷致电冠领律师,告知已收到全额欠款并表达了谢意。通过这起事件,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,涉及金钱往来时也务必保持谨慎,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撰稿人:毛梦遥
审核人:张冠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