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咨询热线: 400-9988-666
News
400-9988-666
2025-03-18 14:11:25 文章来源: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:30 字体: [ 大 中 小]
1990年,北京的林阿姨经人介绍,结识了孙刚。彼时的孙刚,经历过一段婚姻,与前妻育有女儿孙晓。可林阿姨丝毫没有介意,两人相处没多久,便顺理成章地步入了婚姻殿堂。婚后,日子平淡,在柴米油盐间满是温情。
2007年的一天,孙刚心里琢磨着给林阿姨一个保障。于是,他瞒着林阿姨,找了个懂法律的朋友帮忙,立下一份遗嘱,明确家中房屋若遇拆迁安置,相关权益皆归林阿姨。时光匆匆,到了2022年,他们住的老房子真被列入拆迁范围。孙刚和拆迁办谈妥后,顺利签署了《腾退补偿协议》,一下子拿到近400万元补偿款。
这消息在亲戚间传开了,有个热心亲戚拉着孙刚,悄声问:“刚子,这钱拿到手了,你女儿孙晓那边,打算咋安排啊?”孙刚满不在乎地笑了笑,拍着胸脯说:“都安排好了,您放心吧。我身子骨硬朗着呢,现在立遗嘱,太早了。”谁能想到,就这么一句随意的话,日后竟化作加速纠纷升级的催化剂,让矛盾愈演愈烈。
拿到钱后,孙刚和林阿姨决定拿一半买套东城的安置房,想着往后能住得舒服些。可房子钥匙还没拿到手,命运就给了他们沉重一击。2023年12月,孙刚毫无征兆地突发重病,没几天就匆匆离世。林阿姨悲痛万分,强撑办完了丧事。
就在这时,消失了三十多年的孙晓突然出现了。她一进门,张口就说要继承那套刚买的安置房。林阿姨又惊又气,可面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“女儿”,一时也没了主意。无奈之下,经人介绍,林阿姨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,律所指派了袁雨露律师代理此案。
沟通过程中,孙晓得知遗嘱的内容,立即提出异议。她称:“安置房是在拆迁完成后另行购置,与拆迁并无关联,按照法定继承,我应分得四分之一份额。”为了证明自己有理,孙晓还费了好大劲,把当年问孙刚话的亲戚找来,想让亲戚作证,说2022年孙刚亲口讲过没立遗嘱。
冠领律师提起诉讼后,在法庭上出示孙刚的遗嘱,表示该遗嘱保存完好,财产分配方案、立遗嘱人姓名及日期均清晰明确,纸张无任何涂改痕迹,从容完成了初步举证责任。而孙晓却没有有力证据证明遗嘱是假的,证人的说辞也没有足够的证明力。冠领律师又结合孙晓多年来对父亲未尽赡养义务,林阿姨却始终陪伴孙刚共度风雨,且孙刚无其他继承人等因素,证明了孙刚订立遗嘱将遗产留给林阿姨具有合理性。
此外,冠领律师指出,孙刚签署的腾退补偿协议以及购置安置房的合同,均基于房屋拆迁,形成了完整流程。孙刚所立遗嘱对房屋形态变化后的权属已有明确规定,因此,林阿姨要求按遗嘱继承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。孙晓主张购置安置房与拆迁无关,在法律层面缺乏依据。
最终,法院经过审理,认定林阿姨提交的遗嘱有效,判决孙刚签订的安置房买卖合同里的权益,都归林阿姨继承,林阿姨顺利获得价值200万的安置房权益。
法院判决后,林阿姨生活回归平静。她默默收拾好心情,回到了她与孙刚家中。屋内的布置依旧保留着两人曾经的喜好,林阿姨时常在熟悉的氛围中怀念往昔。她给冠领律师发来简短信息:“袁律师,生活步入正轨,感谢您一路帮助。”此后,林阿姨在小区花园种种花草,与邻居们闲话家常,偶尔会有人好奇询问她的故事,她便简单讲述,提醒大家妥善处理家庭财产事务。(除冠领律师外,本文人物均为化名)
撰稿人:姚晓婷
审核主编:段光平